近年来连云区人大农业农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寓支持于监督中,聚焦四个重点,全力主推连云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添动力
连云区海岸线全长118公里,管辖海域1600平方公里,近岸可养殖海域80万亩,海洋资源丰富。根据区委“矢志向海图强,赓续蓝色梦想”工作总要求,积极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开展了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针对全区海洋渔业发展中科技支撑薄弱、养殖密度偏高等问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实施生态健康综合养殖方式等合理化建议。开展了专题询问,通过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向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基层群众广泛征求意见问题,确保代表询问问在点子上,问出群众心声,推动询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随机询问十二个问题,主要是关于休闲渔业发展、海洋渔业龙头企业培育、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二、聚焦海洋科技创新聚智力
去年底专门赴山东省考察海洋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对山东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行动,构筑以崂山实验室为龙头,“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四点启示:一是改革引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在规划、人才引进、海洋牧场建设等关键环节要持续发力。二是加大海上养殖工船、深水网箱等装备投入,加快发展深蓝渔业,压缩近岸海水养殖。三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如江苏省海洋资源技术创新中心、连云港市智能拖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是加快园区建设,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区域海洋创新载体和人才集聚区,支持南极磷虾产业园、高公岛海洋加工产业园建设。
三、聚焦产业融合提效力
连云区城乡区域建设环云台山布局,陆海统筹、山海联动的文章内涵丰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首先推动茶叶产加融合。山上以茶叶为突破口,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作模式,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精心打造大竹园、中云高山为重点的茶叶基地,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茶叶种加标准体系,围绕产地清洁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循环化、资源节约化的要求,以“三品一标”为抓手,推动茶叶质量的提高。培育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用足各项惠农政策,在产业链各环节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以奖代补,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运用。其次推动农旅融合。选择毗邻景区,通达性、透光性较好的林区改良林相,发展森林旅游、度假基地,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海上以海洋牧场建设为契机,以海上综合体为突破口,打造海上养加游综合平台,实现渔旅融合。
四、聚焦乡村振兴增活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区人大农村农业委开展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执法检查,乡村振兴的责任落实得到强化,高质量考核中乡村振兴的权重进一步提高,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建设质效,深化文明村街创建。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在5个涉农街道设立乡村振兴民情联系点,广泛收集代表、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助推全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