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飞纸舞巧夺天工
——记省人大代表、剪纸艺术家管艳
管艳1983年出生于灌云县,在她的记忆中,剪纸是儿时记忆中最美丽的符号。每逢节庆喜事,心灵手巧的母亲就会剪出各式花样的团花剪纸来布置房间,装点生活。幼年的她深深地喜欢上了剪纸……
当同学们还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的时候,管艳便给自己加了一个任务,练习剪纸创作。她把大部分自习课和业余时间都用来练习剪纸,后来还在学校举办了个人展览。徐州一位剪纸大师看到管艳的剪纸作品后,直接问她是否愿意跟他学习剪纸。就这样,前期努力的积累又遇到这份机缘,便让她在剪纸技艺上有了惊人的进步。
剪刀舞动,纸屑纷飞,用这句话来形容管艳再贴切不过了。在剪纸艺术的道路上,管艳成为连云港市具有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剪纸专业)荣誉的唯一获得者、省技术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省巾帼建功标兵、高级工艺美术师,市五四青年奖提名奖,市首位剪纸状元,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人才优秀青年……
2017年,在剪纸专业上硕果累累的管艳,被推选为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荣誉与责任并重的管艳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创作方面增加了更多的主旋律题材作品。
艺术工作者都想要为传统技艺争取市场空间。针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利用”,管艳提出了《关于非遗项目入景区服务全省旅游,促进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建议》,建议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各大景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景区、文化街区等公众常见场所,增加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提供便利条件让公众体验文化遗产技艺,促进本土产品销售;打造产品品牌,让文化遗产也能成为当地亮丽的名片。
一日当代表,一日牢记代表责任为民发声。2022年当获悉手工行业面临剪刀邮寄困难,管艳又在人大会议上积极呼吁将剪刀纳入邮寄范围。这一建议的提出,替刺绣、剪纸等手工领域提供了解决方案,使体验工具包不再因为剪刀的缘故而被拒绝邮寄。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觉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作内容上也更加贴近时代的主题、生活的真谛。”管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2年3月,连云港受到疫情的袭扰,她带着徒弟和家人为奔赴一线抗疫的勇士们,创作了多幅剪纸作品,讴歌他(她)们的英勇事迹,号召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正因为在生活中是个有心人,管艳才会有创作上的精彩,如主旋律作品《党在我心中》于2011年“红旗飘飘”全国剪纸大奖赛中获得铜奖,作品《生命树》于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大赛中获得金奖,2017首届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上,全场唯一一位靠不用画直接剪而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技艺被裁判长孙建君直夸“活化石”……
管艳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她发觉,剪纸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却面临着传承断层现象。于是她创办了以普及、传播、创新为主旨的剪纸工作室,剪纸课程从初级到高级,由浅入深,培养了大批的剪纸爱好者。
管艳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2018年全球安全会议休会期间,管艳到现场为30多个国家的会议代表展示剪纸技艺和现场剪影,巧夺天工的剪纸技艺让国外友人惊叹不已,纷纷上前合影留念。她曾带着剪纸随文化交流团赴韩国进行剪纸交流,并多次在连云港接待来连交流的国外团体,使外国友人、游学师生能够体验到剪纸创作的过程,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妙。如今,管艳的剪纸,随着客户的定制远赴国外多个国家及地区。
“剪纸艺术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就要与市场相融合,不断发掘其市场价值,通过满足不同群体对剪纸的需求,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使这门传统文化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活力。”管艳一边传承技艺,一边研究市场需求。她还与化妆品、汽车、礼品、奢侈品等行业跨界合作,让充满“乡土味”的剪纸艺术走上了时尚舞台,焕发出勃勃生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进入“互联网+”的快时代,非遗的传承发展也到了面临大浪淘沙的境地。管艳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传承发展之路,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不失其本,又能紧随时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
一张极为普通的纸张,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能剪繁复变化的大千世界。一把小小剪刀是最常见的生活工具,但在艺术家的手中,能创造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人大代表管艳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已任,
让剪纸如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